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| RS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饮食养生

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梨的营养价值是什么

时间:2024-01-30 18:03:51  来源:http://www.bxysw.com  作者:admin

一、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梨的营养价值是什么

梨的功效与作用

梨的营养成份

生津、润燥、清热、化痰

;清心、润肺、降火、生津、滋肾、补阴

如何挑选梨

看果皮:挑梨首先要看梨皮,如果梨皮看起来很厚,则说明果实粗糙水分不足。而梨皮薄而细的,没有病虫害、疤痕或外伤者,为品质好的梨。

看果形:品质好的梨,果形端正,果肉肉质细腻,质地脆而鲜嫩,果肉中的颗粒组织也就是石细胞少,汁液丰富,通常味道也很甜;而果形不端正的梨,或畸形,无果柄,果实大小不均,或个头偏小,这类梨通常肉质粗糙,汁液少,石细胞大而多,味道淡薄甚至有苦、涩味,此类梨的质量较差。

看果脐:挑梨时,要注意看梨脐,也就是梨底部的凹陷,脐深而周围较圆的味道比较好,而脐浅又不圆的,味道次之。

梨的制作技巧

1、梨可清喉降火,播音、演唱人员经常食用煮好的熟梨,能增加口中的津液,起到保养嗓子的作用。

2、本品可制膏食用。“雪梨膏”即以白梨500g,去皮心,加百合250g,白糖250g,拌匀,隔水炖至膏状而成。“秋梨膏”即以本品为主要原料,加白糖、蛋清、蜂蜜以及化痰止咳的中药熬制而成。常服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疗效。常觉口干舌燥者亦宜。

梨的保存方法

3-14天,贮藏梨的适宜温度为-1-2℃,贮藏温度过低会使梨发生冻伤。在冰箱中保存梨,温度应不低于0℃,不高于5℃为宜。

冬天可以将梨用报纸包好放在阳台上保存,气温高时,可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,一般可保存两周左右。

梨的食用禁忌

经期人群应忌食或少食;梨不宜于开水同食,一冷一热会刺激肠道,引起腹泻

二、梨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

梨子是我们常吃的水果,梨子的营养价值根据不同的种类区分,大部分的梨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、脂肪、钙和磷、铁等,常吃梨子能平喘降压,还能清热解毒,高血压患者多吃梨能降低血压,保护心脏,可见梨子的营养价值极高,下面具体介绍一下。 要了解梨子的营养价值,就要分别从梨果、梨果皮、梨籽这三方面了解,梨果大家经常吃,具有清热、润肺、生津化痰等保健功效,适用于热病伤津、消渴症等疾病,梨果皮能清心、润肺和降火补阴,肝火旺的人可以多吃。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梨子的营养价值 梨籽更不要用说,能预防妇女骨质疏松,常吃能增强人的记忆力,还能提高心智敏锐度,但是梨子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,中医说咳嗽痰稠或无痰、咽喉发痒干疼者,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结核患者,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肝炎、肝硬化患者,饮酒后或宿醉未醒者尤其适合,可见梨子的营养价值对人身体健康的作用。 梨子的营养价值就介绍这些,希望能给喜欢吃梨子的人带来帮助,如果你平时肝火旺或者经常咳嗽,可以多吃一些梨子,或者搭配梨子做一些美食,也能吸收到梨子的营养。 相关阅读:中老年人应多吃梨

三、吃梨的好处有那些

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选,它含苹果酸、柠檬酸、葡萄糖、果糖、钙、磷、铁以及多种维生素,梨有润喉生津、润肺止咳、滋养肠胃等功能,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。尤其对缓解肺热咳嗽、小儿风热、咽干喉痛、大便燥结等症较为适宜。除此以外,梨还有降低血压、清热镇静的作用。高血压患者,如果有头晕目眩、心悸耳鸣者,经常吃梨,可减轻症状。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,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。但是,因为梨性寒冷,脾胃虚寒,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,不可多食。

■适合的量:一天吃1个梨是营养最易被吸收的。

■适合时段:饭后2-3个小时是最适合的。

■吃法:可以洗净直接吃,或者用冰糖和梨切成块煮冰糖梨水可以润肺止渴,还可以榨梨汁喝。

梨是百果之宗,是指它栽培历史悠久,产量高,品质上乘,营养丰富,药用价值高.梨含糖量达8-20%,主要是葡萄糖和蔗糖,还含蛋白质,有机酸,维生素B1,维生素B2,维生素C,胡萝卜素等,钙磷,铁含量也较丰富.

梨果及花,叶,根,皮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,梨性味甘寒微酸,有清心润费,除烦利尿,清热解毒,润喉消痰,降火止咳,等功效,主治咳嗽痰喘,口渴失音,小儿风热,眼赤肿痛,喉痛反胃,大小便不畅等症,饭后吃梨,能促进胃液分泌,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.经常食用熟梨,对增加津液,滋养咽喉大有补益,有天然甘露之美称.

梨生吃,肉脆嫩多汁,香甜爽口,加工成罐头,梨膏,梨酒,梨干,也是上好的佳品,

梨虽好吃.但因性寒,因此胃寒,寒嗽,大便溏泄者和产妇不宜多食用.

四、梨有什么营养?吃梨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?一天吃多少为宜?

梨果: 生津、润燥、清热、化痰等功效,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、消渴症、热咳、痰热惊狂、噎膈、口渴失音、眼赤肿痛、消化不良。 梨果皮: 清心、润肺、降火、生津、滋肾、补阴功效。根、枝叶、花有润肺、消痰 清热、解毒之功效。 梨籽: 梨籽含有木质素,是一种不可溶纤维,能在肠子中溶解,形成像胶质的薄膜,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。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。硼充足时,记忆力、注意力、心智敏锐度会提高。 -梨的吃法 -生食:民间对其有“生者清六腑之热,熟者滋五腑之阴”的说法。因此,生吃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现的咽喉干、痒、痛、音哑,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。 -榨汁:将梨榨成梨汁,或加澎大海、冬瓜子、冰糖少许,煮饮,对天气亢燥、体质火旺、喉炎干涩、声音不扬者,具有滋润喉头、补充津液的功效。 -冰糖蒸梨:冰糖蒸梨是我国传统的食疗补品。可以滋阴润肺,止咳祛痰,对嗓子具有良好的润泽保护作用。 -梨的饮料:“梨膏糖”更是闻名中外,它是用梨加蜂蜜熬制而成,对患肺热久咳症的病人有明显疗效。 -吃梨小贴士 ★梨性偏寒助湿,多吃会伤脾胃,故脾胃虚寒、畏冷食者应少吃。 ★梨含果酸较多,胃酸多者,不可多食。 ★梨有利尿作用,夜尿频者,睡前少吃梨。 ★血虚、畏寒、腹泻、手脚发凉的患者不可多吃梨,并且最好煮熟再吃,以防湿寒症状加重。 ★梨含有糖量高,糖尿病者当慎。 ★梨含果酸多,不宜与碱性药同用,如氨茶碱、小苏打等。梨不应与螃蟹同吃,以防引起腹泻。 ★用以止咳化痰者,不宜选择含糖量太高的甜梨。 它还有丰富的维生素A、B、C、D、E和微量元素碘 二、医用验方 (1) 感冒、咳嗽、急性支气管炎:生梨1个,洗净连皮切碎,加冰糖蒸熟吃。或将梨去顶挖核,放入川贝母3克、冰糖10克,置碗内文火烛之,待梨炖熟,喝汤吃梨,连服2~3天,疗效尤佳。 (2) 慢性气管炎、干咳少痰、口干舌红。便秘:生梨1个,蜂蜜或冰精放入梨内,蒸熟吃梨喝汤,每日1次,连吃5天为一疗程。或梨挖心削皮,放入北杏仁10克,冰糖30克蒸熟吃,可止咳化痰,清热生津。 (3) 肺热、咽疼、失音:雪梨捣汁徐徐含咽,每日服3~4次。 (4) 肺热咳嗽:生梨加冰糖炖服,或生梨去心加贝母3克炖服;或梨1个,芦根30克,冰糖同煮,睡前热食,见小汗为佳,食3天;或梨汁、藕汁等量服。 (5) 百日咳,梨挖心装麻黄1克或川贝3克,桔仁6克,盖好蒸熟吃。 (6) 肺结核咯血、干咳无痰:川贝10克,梨2个削皮挖心切块,加猪肺煮汤,冰糖调味,可清热润肺、止咳去痰。 (7) 肺结核虚弱:梨汁100毫升,人乳100毫升蒸热饮,可补虚生血、养阴润燥。 (8) 肺痰咳嗽、干咳咯血:雪梨6个。削皮挖心,将糯米100克煮成饭,川贝粉12克。冬瓜条100克切碎。冰糖100克拌匀,装 入梨中,蒸50分钟后食用,早晚各服1次,可润肺化痰,降火止咳。 (9) 小儿风热咳嗽、食欲不振:鸭梨水煎取汁,加入大米煮粥。 (10) 虚劳、肺结核低热、久咳:鸭梨、白萝卜各1000克切碎绞汁,浓缩成膏,加入生姜250克绞汁,和炼乳、蜂蜜各250克搅匀,煮沸瓶,每服1匙。 (11) 咽炎、红肿热痛、吞咽困难:沙梨用米醋浸渍,捣烂、榨汁,慢慢咽服,早晚各1次。 (12) 久咳肺阴已伤、咳嗽痰少、咽干口燥:雪梨1个、百合15克,冰糖25克,水煮,待百合熟透时,即可食用。 (13) 清痰止咳:将梨捣汁,加姜汁、白蜜;或将梨熬膏加姜汁、白蜜食用用。 (14) 浸润性肺结核,雪梨干100克、菠菜根、百合、 珍珠母各50克,水煎透后食用。 (15) 津液不足、干咳:雪梨1个,菊花、麦冬各25克,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服用。 (16) 失音:梨汁频饮或用梨切碎加冰糖炖汁服。 (17) 久痢、梨皮、石榴皮,适量煎服。 (18) 太阴温病、口渴:甜梨1个,切成薄片,在凉水内浸半日,捣取汁,时时频饮。 (19) 阴虚有热,雪梨l个,雪耳10克,川贝母5克,水煎服用。 (20) 呕吐、药食不下,大雪梨1个,将丁香15粒刺入梨内,用湿纸包4~5层,煨熟食之。 (21) 黄疸:雪梨切片浸醋中,每日食1个。 (22) 高烧后口渴心烦、胸闷、大便秘结,梨1-2个,川贝6克,蜂蜜1匙,同蒸食之,或食梨汁。 (23) 各种出血 (咳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便血、月经多)及遗精等伤阴疾病、心烦急躁、口渴口干、尿少、便秘:常食煮梨或梨干,可益阴润燥。 (24) 中风偏瘫,语言不利:频饮生梨汁驱肺络郁热。 (25)疮疡:饮食梨汁或煮梨汤,清热去火。 (26)醉酒:梨生食或梨榨汁服。 (27)风热咳嗽:梨1个,葱白连须7条,白糖10克加水煎服。 (28)噎膈反胃:梨挖心,放入丁香50粒,包好蒸熟吃。 (29)热病口渴、咽干及酒后烦渴:雪梨、鲜芦根、荸荠、鲜藕、鲜麦冬(或甘蔗)适量切碎榨汁饮。 (30)消渴:生梨捣汁服,或熬成雪梨膏服。 (31)食道癌:梨汁同人乳、甘蔗汁、芦根汁、童便、竹沥服之。 (32)肠炎:鲜秋子梨60克捣烂,加水煎服,每日3次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